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的难题。千呼万唤,时隔6年,被誉为中国人膳食宝典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终于更新了!关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出差别。
对比2016年与2022年两份膳食宝塔,有哪些饮食上的改变?我们在生活中又应该如何科学进行膳食搭配?以下的文章给你答案~
1、谷薯类的总量保持不变,但将谷类和薯类做了划分,显示薯类在主食中的重要性。
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占50~150克
方法:每天需保持1/4~1/2全谷物或杂豆类的摄入,例如,可把精白米面换成一定比例的黑米饭、红豆饭、全麦馒头等,其中,每天应至少有一餐的主食掺有全谷物或杂豆。
50~100克的薯类
方法:马铃薯和红薯经蒸煮或烤后,可直接作为主食食用;将红薯、紫薯、马铃薯等切成小丁,放入大米中经烹煮后同食;马铃薯粉、红薯粉及其制品是制作主食原料的良好选择。
2、蔬菜和水果不变
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
方法: 早餐吃个50~100g蔬菜,午餐晚餐各150~200g,从数字的分配来看就非常简单。巧烹饪,保持蔬菜营养。可以先洗后切、开汤下菜、急火快炒、炒好即食。每天两餐之间吃拳头大小的水果1~2个即可。
3、畜禽鱼蛋总量不变,但不再细分。
2016年版每天蛋类40-50g,水产品40-75g,畜禽肉40~75g;
2022年新版变成了每天动物性食物120~200g,其中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方法: 每天准备一个蛋,再搭配70~150g的各种肉类;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者每周吃鱼的总量加起来300~500g;鸡蛋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弃蛋黄;优先选择鱼,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4、大豆和坚果无变化
大豆和坚果25~35g
方法: 每周50~70g坚果,平均每天10g左右,相当于2~3个核桃;每天15~25g大豆。其中50g大豆=145g北豆腐=280g南豆腐=730g豆浆=110g豆腐干=80g豆腐丝等。常吃大豆及大豆制品,既营养又美味。
5、增加了奶及奶制品的量
奶及奶制品300~500g
方法: 奶及奶制品,从300g增加到了300-500g;达到每天相当于300ml的液态奶,实际并不难,例如早餐饮用一杯奶(200~250ml),午餐或下午加一杯酸奶(100~125ml)即可。对于能量需求较高的人,奶可以喝到500ml;超重或肥胖者宜选择低脂或脱脂奶。
6、油不变
油25~30g
方法:家用瓷勺2.5~3勺,大约25~30g。量有限,自然红烧、油炸等用油大的烹调方式咱们就尽量不用了,平日以蒸、煮、炖、焖、水滑、熘、拌等烹调方式为主,可以减少用油量。
7、盐减少
从最初的<6g盐,变成了现在的<5g盐
方法:学习量化:使用限盐勺罐,逐渐减少用量。
替代法: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香料、葱、姜等调味,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
适量肉类:肉类烹饪时用盐较多,适量食用可减少盐的摄入。
烹饪方法多样:多采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盐。少吃高盐零食。看营养标签,拒绝高盐食品。
8、水不变
水 1500~1700ml
方法:足量饮水,少量多次。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ml。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不用饮料代替白水。
9、推荐每天活动量不变。
每天活动6000步
方法:坚持日常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6000步(约30~60分钟)。相当于太极拳50分钟,跳舞、乒乓球40分钟,健身操30-35分钟,羽毛球30分钟,游泳、慢跑25分钟;鼓励适当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加强抗阻运动,每周2~3天;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