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大,除了穿衣要注意外,也要注意气温骤变。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其实冷热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天气忽冷忽热,使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加重或恶化,极易引发急性心梗。

心血管意外多发的3因素

冷热交替是高峰期:人体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因为突然降临的寒凉刺激会使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冠脉痉挛等。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基础: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有病变的血管缺血、缺氧加重,从而引发各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不良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是催发剂:若再加上过度劳累、吸烟、情绪激动、饱餐特别是进食过量脂肪以及不规律服药或不定期检测血压等因素更会增加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机率。

心梗有哪些特点?

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突然剧烈胸痛或胸部憋闷,或疼痛时间超过15分钟。

出现以下症状:出现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

出现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颈胳膊疼:疼痛的发作特点常常是出现疼痛转移的现象,一定要引起注意,去医院就诊。

胃疼: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时没有上腹部不适的患者,如果出现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梗有时也表现为胃部有烧灼感。

牙疼:出现很短时间的牙疼,通常持续3分钟左右,并在1周内反复发作,需要引起注意。

焦虑失眠:从来没有失眠经历,或是没发生什么刺激、焦虑的事情却毫无缘由地焦虑时,可能是心梗信号。

心跳加剧:如果在没有任何诱因的前提下,忽然发现自己无缘无故心跳加速,持续时间在1分钟到10分钟之间,且常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饱餐后出现,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提示。

疲劳头晕:如果感觉疲劳头晕,休息之后也不能缓解,要提高警惕。

一旦发生心梗,这样有效自救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应谨记两个“120”,因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尽早拨打120;争取从发病开始120分钟内开通闭塞血管。

病人或家属在接通电话后稳定慌乱情绪,言简意赅表述清楚呼救目的、准确地址、病人主要症状、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

防心梗牢记“三字诀”

捂春天乍暖还寒,应多捂一捂预防急性心梗。

缓有心脑血管病的人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每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

养古人认为“养神为首”,尤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凡事要看开,顺其自然,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精神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