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一)高风险人群具备以下因素之一者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²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3、有糖尿病家族史;

4、缺乏体力活动;

5、高血压;

6、血脂异常;

7、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8、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二)糖尿病前期人群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前期人群:

1、 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

2、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患有糖尿病生活方式干预能替代药物治疗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包含多种代谢异常。得了糖尿病后,如果未能将血糖以及血脂、血压控制良好,那么随着病情的进展,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仅通过生活方式不能干预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应该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是必要的,可以让血糖稳定在正常水平。

冬季,糖尿病人如何控好血糖?

冬季,糖尿病患者应继续坚持饮食控制,以免因过度进补导致体重进一步增加,加剧胰岛素抵抗,给血糖控制造成困难。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抵御秋冬季节容易出现的各种感染。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血糖监测。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的运动和户外活动相对较少,可能导致血糖波动或血糖升高。血糖监测可以提醒我们目前的血糖控制状况以及用药是否合理。此外,患者在冬季还要坚持合理用药。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制定自己的饮食计划

1、计算标准体重,根据体重和生理阶段决定饮食的多少:

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是:身高(厘米) – 105 = 标准体重(公斤)。例如,如果你的身高是175厘米(也就是1.75米),那么你的标准体重就是:175−105=70公斤。

接下来根据体重和生理阶段来决定饮食的多少:

如果你偏胖,就给予相对低的热量食物;如果你偏瘦,就给予相对多的热量食物;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妊娠女性需要更多的热量和丰富的营养;老年人和体弱者要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

2、饮食要多样化,注意食物的量和调节

患了糖尿病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吃,而是要注意食物的量和饮食的调节。即使患了糖尿病,也可以做到饮食多样化。

3、保证充分的能量供应,注意优质蛋白的摄入

优质蛋白特别重要,尤其是对老年朋友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过于严格的饮食控制反而导致血糖看似控制良好,但是总体健康状态在变差。另外要保证规律的生活和饮食,因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血糖的波动。所以,一日三餐要规律,必要的时候两餐之间可以少量加餐。

饮食上,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什么?

避免甜食、单糖或高糖食物的摄入:甜食、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乳糖)等食物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避免不吃主食: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为身体提供能量。虽然吃主食后血糖会升高,但长时间不吃主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健康。生酮饮食等极端策略并不适合所有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不要相信无糖食品:无糖食品虽然不含蔗糖或单糖,但仍可能含有其他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和热卡。

均匀分配三餐热量,避免纯吃杂粮:糖尿病患者应均匀分配三餐的热量,避免饥饿和暴饮暴食。同时,避免以杂粮为主,或者是纯吃杂粮这样的策略。杂粮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全天主食量的1/4到1/3之间,特别是老年朋友,纯吃杂粮可能导致胃肠功能下降。

避免饮酒:酒精是高热量饮品,易诱发低血糖,且饮酒后容易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的交替,对健康非常不利。

在做好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糖尿病患者也要结合运动锻炼。注意运动要在餐后进行,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血糖的餐后过度升高,同时也避免运动带来的血糖的降低。最后,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才能让我们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所带来的危害。

王府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科室设有独立病房、临床诊断检查室、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目前开放床位38张。中西医优势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内分泌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同时,引进多种先进的检测及诊疗仪器,如胰岛素泵、免散瞳眼底镜、动态血糖检测仪(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仪、微探持续葡萄糖监测仪)、快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仪、糖足筛查箱(肢体动脉检测仪、周围神经检查)等,联合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东直门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开展下肢动脉介入手术等治疗糖尿病足,中西医、内外科联合治疗,减少患者多家医院奔波。以“一个中心、一个标准、一站式服务”的糖尿病一体化防治模式,优化糖尿病各系统的并发症、合并症筛查及诊治流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优化就诊程序,受到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姜颖 主任医师 教授 医学硕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康复技术传承创新平台委员;首届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医名师学术传承分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膏方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医院制剂科研创新与推广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重华中医药茶产业促进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慢病会诊中心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分级诊疗与基层管理糖尿病学组委员;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内分泌代谢病学会代谢性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昌平区内分泌质量控制及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

主持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多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擅长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肾病,甲状腺及性腺疾病,老年衰弱性疾病,肥胖症及垂体病,焦虑症、抑郁症。尤擅长于膏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更年期综合征,月经病,骨质疏松,肾病,甲状腺结节,老年病及大病体衰等倡导三位一体的娱乐宣教模式。转自:北京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