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智慧讲求“药食同源”,以天然食材调和体质,既安全温和,又蕴藏养生之效。“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主张通过日常饮食中的天然食材调理身体,兼具营养与药用价值。这类食材既可作为食物长期食用,又因其性味归经的特性,能温和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承中医精髓,精选道地草本,匠心研制两款代茶饮——“雪梨玉竹茶”、“赤豆薏米茯苓茶”,将药膳精华融入日常茶饮,让健康触手可及,旨在实现“以食养身,以茶润心”的健康目标。
安全性高:食材性质温和,适合长期饮用;
适应性强:通过科学配伍,可针对不同体质进行调节;
便捷养生:以茶饮形式融入生活,无需复杂操作,将“治未病”融入日常。
雪梨玉竹茶:润燥养阴的“天然润喉剂”
梨干:富含果糖与水分,《本草纲目》载其“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现代研究证实其多糖成分可缓解呼吸道黏膜干燥。
玉竹:养阴润燥的经典药材,玉竹多糖能增强免疫力,调节体液代谢。
百合+薄荷:百合苷镇静安神,薄荷醇舒缓咽喉肿痛,二者协同缓解秋燥引发的焦躁。
橘皮+甘草:橘皮中的挥发油促进消化液分泌,甘草酸调和诸药,减少刺激。
适用场景:
秋冬干燥季节的日常保健;
长期用嗓人群(如教师、主播)的咽喉养护;
熬夜、压力大导致的阴虚火旺。
赤豆薏米茯苓茶:祛湿健脾的“身体清道夫”
赤小豆+薏苡仁:中医“祛湿黄金搭档”,赤小豆富含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薏苡仁中的薏苡仁酯可调节水湿代谢。
茯苓+芡实:茯苓多糖增强脾脏运化功能,芡实淀粉酶抑制剂帮助减少体内湿浊滞留。
橘皮+甘草:橘皮中的柠檬苦素促进脂肪代谢,甘草调和苦味,提升适口性。
适用场景:
梅雨季节或湿热环境中的祛湿调理;
久坐、代谢缓慢人群的日常保健;
脾虚湿盛导致的浮肿、倦怠、消化不良。
饮用建议与注意事项
饮用频率:每日1-2包,可持续饮用1-3个月,体质改善后可调整为每周3-4次;
配伍禁忌:
雪梨玉竹茶性偏凉,脾胃虚寒者建议搭配生姜片饮用;
赤豆薏米茯苓茶孕妇慎用,女性经期暂停饮用。
注:文中涉及中药功效均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文献,具体饮用需结合个人体质,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